分享一个很绝的育儿方式: 夫妻聊天, 也叫“八卦式育儿”
发布日期:2025-08-16 06:16    点击次数:173

养娃十年,才慢慢总结了一个道理:养孩子最大的坑,就是把别人家的孩子作为养娃范本

一会儿打听某某家的孩子考了多少,可听了分数吧,又因为自家孩子不如别人不高兴了,特别是情绪焦躁的情况下又回家对着孩子发泄不满

一会儿打听“哪家的辅导班效果好,教出来的孩子考了高分”,有了目标后,不管孩子愿不愿意,直接斥巨资报名,孩子成绩变好了、是辅导班老师的功劳,孩子成绩还是没什么进展,一想到之前砸进去的钱就觉得不满不甘,焦躁的情绪最后还是冲着孩子身上发泄了

如此一来,父母和孩子之间难道就是注定无法和平共处的冤家吗

并不是,亲子关系争吵不休,无非是各有各的主见、各有各的道理,彼此互不让步,自然就形成了维护自身权益的一种权利斗争了

只要打破这一点,让争吵、说狠话、还有打击的斗争方式,变成一种温和的顺心顺眼模式,那矛盾自然也就不翼而飞了

在这里,兰妈分享一个很绝的育儿高招:八卦式育儿

所谓的八卦式育儿,也被称为夫妻聊天、或者家人之间的聊天

比较典型的例子:

邻居家是做蔬菜生意的,每天早出晚归,家里面只有一个保姆,每天做做饭、接送孩子

至于孩子的学习呢,保姆辅导不了,更管不了什么,如果稍微严厉一些,孩子就会直接满腔怒火地反抗说:“你凭什么管我”

久而久之,当孩子在家里没有约束之后,想干嘛就干嘛,手机不离手,学习更是能偷懒就偷懒、能不学就不学

在这件事上,邻居夫妻也是下了很大一番功夫,物质奖励、彩虹屁夸夸、包括规矩式的管控模式,能有用的方式都试了,可结果依然是“管得了3天”的短期效率

没想到,最后居然是邻居无意间的一次聊天,爸爸跟妈妈八卦说:“哎,你知道吗?昨天来买萝卜的那个胖大姐,和她聊天时告诉我,她女儿就因为一个单词错了,就罚孩子一个月没有零花钱,孩子大热天的连买根冰棍的钱都没有”

最后,再配合“嘘,可小点声,千万不要被咱家女儿听到了”的假意式八卦方式,一向不写作业把手机当成正事玩的女孩,居然在没有催促的情况下头一次拿起书本主动写起了作业

妈妈一看,赶紧趁势夸她“真有出息”

自此,本来是一提作业就鸡飞狗跳的画面,在邻居夫妻一唱一和的八卦式育儿聊天模式下,很轻松地就让孩子“偷听”、“偷听”着就不自觉变得积极主动了

这就是八卦式育儿的精妙之处,偷听是孩子探索未知的一种天性,也是最容易被孩子听进去的话,用这一点对孩子投其所好,相信育儿之路就会变得轻松很多

特别是以下几种“八卦式育儿”方式,就像是聊天一样就把孩子教育好了

01

关于学习

偷偷聊孩子态度方面真端正

听过一个育儿能手的爸爸,分享说:

“教小孩的杀手锏就是夫妻聊天,只要你故意让孩子偷听到一些八卦,孩子就是那个耳朵竖起来认真听,也表现得越来越积极的行动派”

“因为,孩子就是天生的八卦接收器,你板着脸讲道理时他抠手指、眼神飘,左耳朵进、右耳朵出,越讲越生气,越说孩子也越不搭理你,可如果换个法子,用八卦聊天的方式让孩子去偷听,孩子自然就从不想理你变得主动亲近你,也从不想说话变得嘴巴喋喋不休地找你聊天了”

讲真的,这一点兰妈算是深有体会了

比较典型的例子:

暑假放假后,英语老师在群里分享了“假期报班”的免费训练课推荐,给孩子报名成功之后,从昨天上午就开始做测试题了解基础情况

到了晚上,因为错题比较多,老师直接发来通话邀请,打算和孩子一对一聊天指导

可当时的情况,由于孩子自知能力不足,担心和老师英语沟通时张不开口,直接是脾气暴躁地拒绝,再说些什么时更是表现得眼眶都快湿润了

看到那一幕,爸爸恨铁不成钢地直接指出问题“知道自己不行,连电话都不敢接了”

听到那里,我也直接告诉他“瞎说,人家上次放学回家还用英语和我讲话呢,孩子就是基础能力差一些,学习态度上还是比较端正,只要认真学,是没问题的”

紧接着,我又跟女儿商量说:“如果你放不开,不好意思和老师沟通,那我们就出去院子里待一会儿,等你和老师沟通完了再回来”

果然,等到再回家时,女儿正在和老师进行基础知识点、和疑难杂症的沟通,再说起孩子的学习问题时,老师也直接鼓励性表示:“孩子记单词的基础知识差点,但学习态度特别棒,只要接下来认真学习,慢慢就能把单词运用在句子的记读当中了”

其实,和老师一样,我们都是在用聊天和鼓励方式打开孩子的心灵戒备,使得孩子不会因为自己“不认识单词”而沮丧、自卑、不好意思、甚至看到单词就害怕

这种直击心灵的声音,也是最具潜移默化的影响力,能有效地改善亲子关系,也能直接让孩子在学习和成长方面都变得更勇敢积极一些

02

关于早起

偷偷聊自己需要“喊起床”需求

有人说:说教一百遍,不如聊一个劲爆的“瓜”

是的,特别是偷听来的“瓜”更具备好奇心、探索性、积极感

有一位妈妈,每次说起女儿早上起床的事情都会愁眉苦脸地摇摇头

要么是穿衣服费劲儿,要么是喊了好几遍都装作没听到,继续呼呼大睡…

再说些什么,妈妈甚至直接有种摆烂的心理说:“随便她吧,不想上学就不上,不想起床就不起床”

很显然,这只不过是迫于无奈里的气话而已,事情的最后还是会想尽办法让孩子早点起床

直到有一天,妈妈和她闺蜜聊起这件事,闺蜜望了望侧边探出脑袋“偷听”的孩子,灵机一动,突然就对妈妈说了这样一番话:

“你以前还不是一个起床困难户,还记得以前上班闹钟都喊不醒的事情吗?最后还是你求我当行走的闹钟,每天早上按时给你打电话催你起床呢”

“所以呀,你和你女儿半斤八两,如果不是你女儿要读书上学,你有监护的责任在身上,估计你早上起床比你女儿还要懒、还要磨蹭呢”

果然,有一天早上,妈妈只是多睡了5分钟,女儿听到闹钟响了之后妈妈还没有动静,直接吓得一激灵坐了起来

为了催妈妈起床,嘴里还不停地说着“快点,妈妈快点起床,我快迟到了”

看着女儿一反常态的着急模样,妈妈诧异不已,直接问女儿“今天早上起床怎么如此积极”

没想到,女儿却回答说:“连你闺蜜都说你起床困难,太不靠谱了,我自己如果再不上点心,恐怕到学校都已经上几节课了”

妈妈一听,哈哈大笑,随即也悟出了“偷听”的宝藏式育儿体验

是呀,孩子哪方面不足、表现得不够好,那就让孩子在偷听里得知“父母比自己还差”的真相吧

当孩子知道“父母靠不住,不能依赖”时,自身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自然而然就被有效激发了

03

关于习惯

偷偷聊孩子进步的模样真帅

千万不要低估了一个孩子的“八卦心”,不要觉得孩子年龄小就对“偷听”不感兴趣,“偷听”这件事也是不分年龄段的

认识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姑娘,才刚刚读幼儿园的年纪里,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天天缠着爸爸妈妈、爷爷奶奶,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掌上明珠日子,可这个女孩就是那么的与众不同

吃饭从来不让家里大人喂饭,早上起床从来不让家长喊话催促,每天早上上学走到一半也直接让妈妈去上班,然后她一个人站在幼儿园门口等待着开园的时间…

望着小小身影却表现得那么坚强勇敢的一幕,周围的家长们纷纷都露出羡慕又嫉妒的表情

直到有一次,和女孩妈妈聊天时才知道,她女儿之所以比身边同龄孩子都好管一些,主要是她和孩子爸爸在家里经常会以聊天的方式教育孩子

比如,孩子吃饭的时候想要看手机,爸爸就故意一边吃饭一边玩手机,妈妈对着脑袋就是一弹指,女儿看到爸爸“挨打”之后,不仅自己吃饭的时候抱着碗猛扒饭,还成了爸爸的手机监督员,一旦爸爸吃饭看手机了,就会连忙找到妈妈告状

又或者,孩子最近读幼儿园有些闹情绪了,妈妈就会故意跟爸爸聊天说:“哎,你知道吗?幼儿园老师今天夸咱闺女了,说她在学校独立能力很强,别的孩子还在慢悠悠地吃饭,她就已经喝完汤,开始收拾自己的那面餐桌了,这孩子给我们争光了,可真厉害呀”,而女儿偷听到这些后,第二天上学的积极劲儿自然就跟着回来了

这就是“偷听”优点、和进步的行动力

也许孩子并没有那么优秀,也许孩子目前很沮丧,也许孩子想玩偷懒了,可当他“偷听”到自己在爸爸妈妈眼中竟然有那么高的评价时,不想让爸爸妈妈失望的坚定意志,就会致使他们在习惯、和行为的保持方面变得更加积极勇敢了